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售后一站式服务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加速5G发展专题会,研究部署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。3月6日,中国移动启动今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,涉及全国28省、直辖市和自治区,总需求超23万站,应用于旗下5G基站建设。
虽然受疫情影响,但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下,我国5G建设仍将以高速开展。在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5G建设计划中,今年预计建成约55万5G基站,其中包括中国移动的30万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的25万目标。到今年年底,全国5G基站累计将超过70万。
2019年被称为5G商用元年,自去年三大运营商宣布5G商用后,截止到2月末,中国移动5G用户数量超过一千万。业内估算,半年内,国内5G用户数量或将增长到约三千万左右。预计至今年年底,全国5G用户将突破2亿。
HIS的研究报告称,到2035年,5G将在全球创造12.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。这个数值几乎相当于所有美国消费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,并且超过了同年中国、日本、德国、英国和法国的消费支出总和。到2035年,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3.5万亿美元产出,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。以上数据超过了今天整个移动价值链的价值。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几乎人人都在谈论5G,不仅因为5G是一场技术革命,同时,它牵扯关联众多领域的产业革命,更是指向社会重大变革。5G所带动的在线医疗、远程教育、智慧城市、自动驾驶等领域,蕴含着千亿甚至万亿的蓝海市场机遇。
全球5G发展提速,处在该领域领先地位的中国也一直推动着5G产业加快成熟。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5G商用化进程中也存在着难题。即“三三论”:“5G基站需求量会比4G增加三倍,功耗会增加三倍,成本也会增加三倍”。这对于5G产业端相关企事业单位,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各单位需深入技术合作交流,加大投入研发力度,不断提出并优化,攻克高功耗,高成本的方案,让5G更加“平民化”。